2024年11月29日上午,成都市第三批校长发展基地校开放周活动、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教育集团首届教育研讨会暨成都七中初中学校第十七届教育研讨会英语学科研讨活动在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天环校区学术二厅如期举行。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中英语教研员薛蕾蕾老师莅临指导。来自成都七中初中教育集团及友好学校的近两百位教师齐聚一堂现场观摩,交流学习。
本次活动由成都七中初中学校天环校区英语教研组组长孙泽福老师主持。
课堂展示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杨小红老师授课内容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4 My favorite subject Section A 2a-2f,此内容是本单元的听说板块。上课伊始,杨老师利用各种图片,以一场趣味横生的Guessing Game作为引子,瞬间点燃课堂氛围,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本课的核心话题“subjects”。随后,学生通过观察图片,预测对话的语境及内容,为接下来的听力环节做了充分准备。在听力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获取、梳理和记录关键信息,并对不同人物喜欢的学科及原因进行分类,完成听力技能的训练。在表达输出环节,杨老师通过视频、图片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们灵活运用形容词描述各个学科,学生们积极参与,思维碰撞,在欢声笑语中发现学科之美。最后,通过角色扮演、模拟采访、汇报展示等多种形式,进行超越语篇和联系生活实际的语言运用。整堂课下来,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仅提升了听说的能力,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对知识热爱和渴求的种子。
西安市高新一中初级中学任亚茹老师授课内容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4 My favorite subject Section A 3a-3d,此内容是本单元的语法板块。任老师以龟兔赛跑的经典动画视频作为引子,巧妙地引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这一环节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本节课的核心教学内容——连词。随后,任老师通过造句、填空等活动,带领学生们体会在不同情境下连词所发挥的微妙而重要的作用。在应用实践环节,学生们紧密结合自身经历,热烈讨论自己钟爱或不甚喜欢的科目及其背后的缘由,教师则在一旁悉心引导,最终总结:每一门课程都蕴藏着独一无二的价值与魅力。在迁移环节,学生们纷纷站上演讲台表达对学校的深切感受。随后,通过一段启迪思维的视频,教师引领大家深入剖析,最终共同得出结论:每一门学科都是知识殿堂中不可或缺的瑰宝,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王舒婷老师的授课内容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4 My favorite subject Section B 1a-1d,此内容是本单元的阅读板块。王老师以语篇为单位,整进整出,通过AI将其串在一起。课前,王老师通过AI,向学生提出三个问题:你的学校有什么课程?你最喜欢的课程及原因是什么?学生带着思考进入今天的学习。在阅读过程中,王老师悉心指导学生进行合理预测、细致观察、对比分析、逻辑推理及总结归纳,一系列思维活动环环相扣。学生通过个人或小组活动完成文章大意梳理。接着,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最喜爱的学科及原因,为输出环节做好铺垫。王老师别出心裁地展示了通过AI设计的“课程博物馆”,带领学生们穿越时空隧道,感受课程设置随时代变迁的脉动,并鼓励他们深思课程的未来走向。这不仅加深了对本单元文本主题的理解,更在无形中培养了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的能力。
专家点评
成都市初中英语教研员薛蕾蕾老师围绕理解教材、理解学生以及自我认知三个维度,紧扣本次教育研讨会“数智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议题,探讨了如何将教材、学生和教师自身的优势结合在一起设计和进行教学的问题。针对初中生的特性,高效整合各类资源,优化设计教学方案,推动教学活动深入发展,从而切实实现“数智赋能”的教育目标。在评课交流环节,薛蕾蕾老师对三位授课教师精心设计的活动及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链给予高度评价。薛老师就每堂课的局部细节和教学设计与在座的老师们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使参会教师受益匪浅。
生动的课堂,深刻的思考,精彩的评价。在数字化时代,数智赋能教育能够更加精准地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新课标背景下的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持续创新。只有不断适应时代变化,积极拥抱数智技术,才能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让我们聚力同行,研思共进!
版权所有:成都七中初中学校 技术支持:太阳集团tyc9728信息科技中心 备案序号: 蜀ICP备10018534号
学校地址:成都高新区天环街199号(天环校区) 成都高新区荟锦路63号(锦城校区) 邮政编码:610041